怎么写《泡泡活动》才能拿满分?(精选5篇)
- 匿名
- 2025-08-19 09:13
- 如何写
- 写作要点
- 文案下载
写作核心提示:
这是一篇关于写泡泡活动作文时应注意的事项的作文:
"点亮创意,描绘泡泡之美——写作文关于泡泡活动应注意的事项"
泡泡,这些看似简单、转瞬即逝的小球,却常常是童年记忆里一道绚烂多彩的风景线。无论是阳光明媚的午后,还是活泼有趣的课堂活动,吹泡泡总能带来无尽的惊喜与乐趣。将一次泡泡活动写成一篇生动有趣的作文,不仅能记录下美好的瞬间,更能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。那么,在动笔之前,有哪些事项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呢?
"一、 精心选材,聚焦亮点"
一次泡泡活动可能包含很多环节:准备工具(泡泡水、吸管、泡泡棒)、吹泡泡的过程、泡泡的各种形状和颜色、泡泡破灭的瞬间,以及大家玩耍时的欢声笑语等等。写文章时,切忌面面俱到,试图将所有细节都罗列出来。我们需要"精心选择"最让你印象深刻、最有趣或最特别的片段作为写作的重点。是那种巨大的、五彩斑斓的泡泡?是孩子们追逐嬉戏的场景?还是泡泡在阳光下折射出的奇妙光影?确定了焦点,文章才能有主次,有中心。
"二、 细致观察,描摹生动"
“细节是文章的魂”。要写好泡泡,就必须进行"细致入微的观察"。泡泡是什么样子的?它有颜色吗?是透明还是带着淡淡的色彩
活动目的:
1、鼓励幼儿在玩中知道如何调制肥皂水和发现泡泡的特征,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探索的兴趣。
2、了解吹出泡泡可用多种工具、多种方法。
活动准备:
肥皂粉、小勺子、小肥皂片(已泡烂)、塑料杯子18个、小木棒18根、洗涤剂6瓶、水、吸管(细、较粗、粗)、特制塑料圈圈18个、6个盆子、小碟子6个、铁丝,硬纸板,幼儿18人。
活动过程:
1、简单讨论材料(在室内)
师:你们玩过吹泡泡吗?
你们想不想玩?
吹泡泡需要什么东西?谁来说说?
接下来老师来做魔术师,(出示已调好的肥皂水),看看老师手里拿着小半杯肥皂水,我吹泡泡,你们抓抓看,能不能抓住?
现在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东西,请你们动动脑筋,想办法试试,调出这么小半杯肥皂水出来(幼儿探索,老师指导)
2、制作肥皂水,试吹泡泡(去室外操作)
个别指导:你用什么东西做出肥皂水的,在做时,发现了什么?
师:调好的肥皂水,来试试能不能吹出泡泡(拿塑料圈圈)?
个别指导:a是不是水太多了?是不是需要再加些什么?
b很多小朋友都可以做魔术师了,请你们去帮帮那些还不能做魔术师的.?请没有吹出泡泡的小朋友去请教吹出泡泡的小朋友。
3、吹泡泡
a、让幼儿分别在有阳光及没有阳光的地方吹泡泡(有风或无风)
师:我们到阳光下变魔术,看看你有什么发现?
我们到没有阳光的地方变魔术,看看你有什么发现?
个别指导:看看泡泡是什么形状的,什么颜色的?会飞了,会破掉……
b、用各种工具吹泡泡
师:刚刚我们拿塑料圈圈变魔术,请你们再去试试那边的工具变变魔术,看看有什么新发现?
个别指导:管口细的泡泡怎么样?管口粗的泡泡怎么样?自制的各种形状的圈圈(三角,正方形,圆)你都试试看,泡泡都是什么样的?纸桶的与铁丝一样吗?
(放音乐收起东西)
师:观众走了,魔术师洗一下手,我们去活动室拍个照。
4、集体讲述吹泡泡的过程,分享快乐(去室内坐下)
(拍个照)
师:a你们笑一个,你们很动脑筋,谁能告诉我你在调肥皂水时遇到什么困难,你是怎么解决的?
b你变魔术时,发现了什么?
c你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给大家讲讲?
5、延伸活动
师:请你们呆会儿把今天变魔术的事画下来,给爸爸、妈妈看看。
活动设计背景
幼儿园里孩子们可玩的玩具不是很多,而吹泡泡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种游戏,经常看到幼儿买来玩,因此,我设计了本次活动,旨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活动。
活动目标
1. 通过制作吹泡泡水的小实验,产生愉快的情绪和探索的兴趣。
2. 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。
3.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,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。
4. 愿意大胆尝试,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。
5.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。
教学重点、难点
制作吹泡泡水的过程,水和原料的`比例。
活动准备
塑料杯和吸管若干、干净水、洗衣粉、洗洁精、洗发精、沐浴露。
活动过程
一.游戏导入
老师吹泡泡,引起幼儿学习兴趣。
“这节课,老师就教你们怎样制作吹泡泡水。”
二.探索活动
1.老师拿出一杯清水,用吸管吹,幼儿观察能不能吹出泡泡。
2.老师往水里倒入洗衣粉,充分搅拌。用吸管吹,让幼儿观察后,吹出泡泡了没有?
3.介绍制作吹泡泡水小实验材料。
4.让幼儿说说老师刚才是怎样制作吹泡泡水的。
5. 分发材料,让幼儿动手操作。
让幼儿分别用洗衣粉、洗洁精、洗发水、沐浴露调试。
6.师幼共同小结。
用水和洗衣粉、洗洁精、洗发水、沐浴露都能制出吹泡泡水。
三.延伸活动。
让幼儿到操场比赛,看谁吹的泡泡最大。
教学反思
本次活动我主要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,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探究氛围,促使幼儿能自主地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建构经验,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,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。由于我受传统的目标意识影响,有重结果的倾向,指导得不是很到位。
活动目标:
1: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溶解的现象,激发幼儿对溶解现象的好奇心。
2:尝试用洗涤用品制作能吹出泡泡的水,从而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。
3: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。
4:愿意大胆尝试,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.心得。
5:探索、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。
活动准备:
1、肥皂
2、洗衣粉
3、洗洁精。
4、吸管和筷子若干
5、透明杯子若干
活动过程:
一、提问引出主题——刚才看到了什么?发现了什么?并区分可吹出泡泡的肥皂水。
1、教师出示装有肥皂水和清水的杯子放在一起,提供(吸管、小棒、勺等)材料,让幼儿用(看、闻)等感官,并通过搅拌知道两杯水不同,是什么水?
2、请幼儿介绍自己区分方法(可吹泡泡、可搅拌出泡泡是肥皂水)。
3、认识泡泡,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泡泡形状、大小、颜色。
二、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洗涤用品在水里的溶解现象,了解溶解的泡泡水哪种最容易吹出泡泡来。
三、吹泡泡
提供粗细不一致的管吹泡泡(可吹出大小不同的泡泡)。提醒幼儿拿到吸管以后请你拿着吸管在泡泡水里搅一搅,沾一沾,吹一吹。
四、教师总结:
让幼儿认识到洗涤用品中都含有一种产生泡泡的化学品。所以小朋友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,千万不能吃到嘴巴里。
声明: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